黨建風采巡禮
本科人才培養是立校之基,發展之源🌒。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人才培養工作在“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四位一體的育人理念指引下,推動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不斷突破,在培養模式、專業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教學等方面持續發力,尤其在2020年的在線教學中化危為機,乘勢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人才培養的質量更上一個臺階。
黨建引領,不斷推進人才培養各項改革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務處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核心部門,擔負著全校本科生從入口到出口完整的人才培養過程👨🏼🍼,負責了全校本科生的校級教學改革、建設👨👩👧👦、管理和考核🛟。黨建工作一直是教務處長抓不懈的重點。
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知行合一能力🍈。組織黨員及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同誌的論述摘編、黨章🦸🏽♂️、學習綱要、主題教育總結大會講話等專題讀本,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校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應對新冠肺炎的講話、黨的兩會精神等最新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通過深學細悟、靜心研讀🫏,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裏走、往心裏走👎🏿⛓、往實裏走取得新進步。
學習交流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通過認真學習黨史、觀看電影黨課、組織學習強國知識競賽、開展四史交流學習等,通過系統學習和分組交流🙋🏻♂️,也增強了大家學習理論知識的熱情和信心,讓全體黨員都認識到🖐🏽,科學理論是我們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金鑰匙”🚯,越學越覺得有信心,越學越覺得有力量。而這些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活動,也極大地增強了全體黨員愛國主義熱情。
凝心聚力🐧,樹立創業擔當的信心和勇氣😹。處領導班子依托定期召開的黨政聯席會議、處長議事會議👨🏻🦼➡️、教學院長例會等🔔,不斷發現與解決在人才培養改革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瓶頸問題及突發問題。教務處通過組織教學相關單位的支部交流活動🛤,更增強了大教務範圍的凝聚力,提高了解決線下線上課程🕡、教師教學質量🏊🏽♀️、教室的改建等眾多教學相關難題。同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組織專題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面對面傾聽師生針對改革的意見✋🏫,即知即改地解決很多師生的實際問題♣︎。
堅持服務意識🙅♂️,增強服務管理。教務處通過面對面服務窗口🍹🔉、線上申請批復等🧗🏿,提高師生服務質量。同時➛,為優化教學管理,提升服務效能,教務處開發了新的教務管理系統👮🏼♀️,系統的服務對象有院系教學秘書👩🏿🦳、教務處管理人員、教師、學生,為了讓大家順利應用系統🎉,開展了校內調研🧘🏿♂️、組織全校本科教學秘書培訓、完成製作演示小視頻等👷🏼♂️,提升了管理服務效能和師生服務質量🧑🏼⚖️。同時,主動送服務到基層,教務處組織了10場深入到11個學院開展的“課程建設與課程評價院系巡回宣講會”💆🏼,共有255名教師積極參與宣講活動,認真參加研討與交流🧎🏻♀️。同時組織“本科生學業分享會”,向400多名學生宣講保研、學分轉換、補考重修緩考等🚭⚾️,讓學生能夠提前規劃學業安排。
戰疫教學,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深度融合
2020年的新冠肺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彌漫到生活方方面面,也讓本科教學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黨中央及上級有關部門統一部署♖👩🏼🦱,學校以生為本🏊🏻,周全考慮作出“延期開學🧔🏿、在線教學”的安排⟹。經過夙興夜寐月有余的籌備期,學校於3月1日為學生開出在線教學第一課,打響戰役教學第一槍🧘🏻♀️。3月2日起正式進入在線教學第一周,在本學期學生返校前,在線教學已上線本科生課程4000余門次🦹🏿,包含理論課🟨、實踐課等,整體情況平穩有序,師生反映良好👊🏻。
多措並舉,確保在線教學實質等效。為加強對在線教學的領導和統籌協調🤽,學校成立在線教學工作小組👳🏼♀️👩🏿🚒,並分設教學指導組、質量保障組、技術保障組🈂️、學習保障組及資源保障組,從不同層面和環節推進在線教學;製定一系列針對教師👩🌾、學生🈺、院系,涵蓋教學安排、學籍管理、論文設計🧮、教學方式、操作指南、時間進度等方面的文件細則👯♂️,從製度上保障在線教學順利實施;推進“一課一負責、一課一方案”方式,在院系落實上線課程的組織層面進行指導和助推👊;組織多輪次線上培訓,幫助師生盡快適應在線教學;建立校院兩級管理機製🧴,製定工作進度表❔,推動各項教學工作按時有序😑🌓、保質保量進行。
化危為機,乘勢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在線教學既是檢驗學校應急情況開展教學工作的挑戰🐕🦺,也是主動擁抱教學方式變革的機遇。學校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教學改革,構建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教育服務供給方式及教育治理範式。深刻認識到混合式教學模式從“戰時向平時”轉變的大勢所趨,提前布局🎖,鼓勵學院進行教學改革的經驗積累,形成相關的案例🙊,為日後的教改、課題、成果獎申報提供支撐🏃🏻♀️➡️🍜。學校創造性地采用“ZOOM+CANVAS”二合一的在線教學方式,打造了集教學與管理為一體的“雲端教室”,受到師生廣泛好評⛹️♀️。“大班授課🌳、小班輔導”的教學模式在經過在線教學的檢驗後,已經成為基礎課線下授課的重點推廣模式,為此,學校專門改造了多間大班授課教室來匹配師生的實際需求🎞🧑🎤。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正在不斷刷新傳統對教育的認知,帶來教學新體驗⚡️🧗🏼♀️。沐鸣2做法和沐鸣2智慧也為全國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可復製、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
守正創新🫷,推進教學改革深化內涵
強強聯合推動拔尖復合型人才培養。2020年,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推陳出新,應對國家戰略✴️、社會發展和復合型人才培養需求,啟動強基計劃招生💁🏽♀️,新建雙學士學位項目7個,輔修專業12個,第二學科學士學位4個🌦。學校打造的“厚植基礎+使命推動+好奇心驅動”的強基人才培養體系🙍🏿♀️,聯合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六個優勢學科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遠大誌向,具有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知識整合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全球視野的創新型領袖人才。雙學士學位項目秉承工理結合🙆🏿♂️、文理滲透、醫文結合理念,將優勢專業強強聯手、融合貫通👩🏽🔧,為學有余力的拔尖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空間。輔修專業可以拓寬學生視野,是多元復合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預計五年內覆蓋所有工科專業👰🏻。第二學科學士學位給學生提供跨專業交叉的另一條途徑。
“強基礎👨🏻🦰、重交叉”導向的教學改革👩🏭。以化學專業為藍本🏄♂️,強化專業基礎課程,新增交叉模塊課程🍀🏛,將化學專業改革經驗總結完善🌇,確立“強基礎👯♂️、重交叉”的人才培養新範式並由點及面推廣至自科平臺🧑🏻🦽。持續數理化分級教學改革,從增加學分到建設系列課程,從師資隊伍建設到助教體系完善🧚🏼,多維度深入打造基礎“金課”,全面提升基礎課程教學質量。
春風化雨🏃♀️➡️,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擠水鑄金建設一流課程💉。學校根據教育部及上海市工作部署,建立具有沐鸣2特色的一流課程建設體系。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校級-市級-國家級逐步進階的方式,有計劃🎉、有重點、分步開展建設𓀔,形成一流課程蓄水池🦶。經院(系)推薦申報、專家網評和會評✴️,已認定63門課程為2020年度校級一流本科課程。
價值引領深化課程思政🦤。以學校💩、學院、教師三級聯動的方式,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工作;以抓典型👩🏼🔬、樹標桿、推經驗的方式,建設課程思政的名家名課,推出一批課程思政改革優秀案例與示範課程,形成示範效應🏇🏻✖️,不斷提升專業教師課程育人的意識與能力。目前🌡🧑,學校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包括3個領航學院項目、11個特色改革領航團隊和86門精品改革領航課程🌚。
製度規範提升教材建設水平🧛♂️。教材建設工作與服務一流人才培養目標須緊密結合👩🎓🥜,為加強對學院教材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教務處進一步修訂了現有的教材管理辦法🚣🏼♂️,對教材的編寫以及審查提出更加嚴格和具體的要求✋🏼,凡選必審🚴♂️,建立學科(專業)-學院-學校層層把關機製。出臺了《沐鸣2平台關於落實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的指導意見》(教務處[2020]2號)🏠,從製度上進一步確保馬工程教材的全面使用⏰。同時🌡,建立了本科教材信息報送製度(教務處[2020]5號)🌀,督促學院和相關教學單位提高教材管理水平。
閉環管理,把好人才培養質量關
校院協同質控體系形成🤟。學校建立了健全的校院兩級教學質量保障協同機製✊🏿,通過政策製度、指導協調🤦🏼♂️🧝、監督評價和資源分配四個方面加強對本科人才培養工作的頂層設計與管理🦸🏼,以專業、課程的評價為工作切入點,強調學院的教學實施主體和建設主體作用𓀐,以及對教學質量保障的主體責任💂🏻。
評教方式亮點頻出。學校積極推進學生評教體系建設,將微信評教作為首推方式,修訂了理論類評教指標🧌,新增實驗實踐(設計)評教指標,將評教工作首次納入教務處信息化新系統建設。對“線上課程”新模式采取“過程評教”和“結果評教”💇🏼,首次采用在線教學學生評教問卷⛑️。
專業認證持續推進➡️。近年來,學校持續推進基於專業認證的專業建設,以評促建。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完成法國CTI認證並取得6年有效期♏️👨🏻🦲,建築學專業和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也分別通過了行業認證和國內工程教育認證⛹🏿♀️,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進行了ABET國際工程教育認證🦠。2019年,臨床醫學🧑🏽🦳、自動化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通過了專業認證🍩,同時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工程專業等7個專業申請了2020年工程教育認證。
教學成果積累豐碩。2018年的國家教學成果獎中,學校共有12項成果獲獎,總數名列全國第二⚇,成果充分體現學校在深化教育教育挨個、推進教育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發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和突破。作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蓄水池❕,校級教學成果獎每年匯攬百余項申報成果👨🏼🏭。2020年共收到28個院(系)、部處申報的100個項目,學校組織專家對申報成果進行小組初評、大組初評和大會終評,三輪評審後確定55個項目獲獎,其中特等獎11項、一等獎20項、二等獎24項🙆🏿♂️。
面對疫情,人才培養工作克服重重困難,經受住了考驗🐐,交出了線上教學滿意的答卷。學校將進一步落實“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從模式上創新🌂、行動上落實🧇🙁,以學生的健康發展為中心,強化基礎🧔🏼♂️、跨界交叉🎳、創新實踐,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體驗,創造更大的教育增值,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輸送國家建設和發展的棟梁之才!
相關閱讀:研究生教育🐿:立德樹人,砥礪奮進,開創研究生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