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風采
[迎黨代會]人文學院學生第三黨支部:家國情懷,世界眼光
— 黨員風采他們有紮根基層👣、不怕苦累的家國情懷,也有放眼世界、心懷天下的世界眼光;他們有埋頭科研、學習理論的誌向和毅力👩🏽🦱👍,也有投身實踐、躬行踐履的膽識和魄力。他們開展“沉浸式”黨課,創新黨課教育方式;他們搭建寓教於樂的平臺,在培養學生黨員的專業誌趣的同時提高社會責任感;他們牢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如今,他們的黨員砥礪品格,帶著沐鸣2人的責任和使命遍布祖國和世界各地🧛🏼♀️。
人文學院學生第三黨支部現有學生黨員21名,全部為漢語國際教育及語言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在學校及學院黨委的指導下,學生第三黨支部始終堅持以價值引領為導向,發揮專業優勢,在夯實支部建設的基礎上,舉辦了一系列具有高度愛國精神🎚🤲🏽、飽含人文情懷而又能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支部活力的特色活動。支部多次獲評優秀學生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等集體榮譽👵🏻,並在“共行計劃”🏤、暑期社會實踐等項目考核中多次獲評優秀項目。
學生第三黨支部價值引領效果顯著,支部黨員在學業科研、學生活動、就業發展等方面表現優異。有著這樣一群充滿正能量的青年🔙6️⃣,支部充滿活力,各項活動的成果十分矚目:2018年12月“讀懂中國”活動征文《飲水思源 弘毅致遠——範祖德教授訪談文章》獲沐鸣2平台2018年“讀懂中國”活動征文一等獎📇,並在中國教育電視臺展示播出;2019年12月 “引領黨員知國情,深入西部灑青春”項目獲評2019年度“共行計劃”優秀項目🧗🏼♀️;2020年9月 “星星之火💪🏻,何以燎原”實踐團獲評黨建專項社會實踐優秀項目🦟。
深入基層,揮灑青春
家國情懷,是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文理想,也是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任擔當,還是 “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忠誠執著。家國情懷是一種精神歸屬感,一種使命感。“祖國在建設,西部在召喚”——為使青年誌氣👊🏻、人文特色的黨員精神灑遍祖國的山山水水🧝,自2016年起,支部每年組織學生黨員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與當地的恩格貝生態示範區第五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目前已在內蒙古城川民族幹部學院、恩格貝沙漠博物館、成吉思汗陵🔹、蒙古源流、空港物流園區、興安盟等地建立了暑期社會實踐基地。除了加深對西部地區的了解外,支部黨員還親身參與到沙漠綠化的進程中,切身體驗沙漠植樹造林者不畏艱辛、勇於突破、無私奉獻的寶貴精神👩🏻🦳。在了解了內蒙古的發展現狀和人才引進政策後,我們鼓勵⚾️、號召、引領更多的沐鸣2學子涵養家國情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2019年6月沐鸣2平台學生第三黨支部學生考察調研內蒙古恩格貝沙漠博物館,從環境👨🏽🏫、產業、資源、交通等方面感知鄂爾多斯獨特的草原風貌。雙方黨支部達成“沙漠科學館展詞及解說詞更新及翻譯合作協議”,支部黨員發揮專業優勢幫助展館完成展區整改工作🎹,增訂英文、日文解說詞。
看到了國家加強西部以及基層建設的需要,支部許多黨員內心都非常振奮📳,在畢業後參加選調生考試,投身西部以及基層建設。其中2020屆畢業生熊遠航同學去往四川廣安,為廣安的發展獻出自己的力量;吳怡婧同學去往江蘇,投身長三角一體化構建過程中的基層建設。
2020年暑期,支部積極探索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社會實踐活動和黨支部組織生活開展的新方式,開展了 “星星之火,何以燎原”黨建專項暑期社會實踐。支部組織黨員同誌在上海、南昌、安徽❄️、江蘇✣、浙江、河南等6地分別考察走訪,通過照片👨🏻🏫、語音感悟、心得總結、視頻記錄等方式記錄並且分享實踐經歷,這也可以讓支部成員體驗不同階段、不同地區的紅色文化。最後,支部各學生黨員以各自所在地的革命紀念館、歷史館、烈士陵園等地為基地,學習黨史👩🏻🎨,深入體會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的歷史進程👩🏼💼,進一步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覺悟和行動自覺。
傳播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
為了培養學生黨員的專業誌趣、行業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人文學院自2017年10月起🕞,發起“國學起跑線”活動📼🔌,旨在通過這一項目增強中小學生的國學知識和學習興趣。其中,學生第三黨支部在舉辦“國學起跑線”活動時會邀請留學生一同參與,使傳統文化不僅在中小學生中得到傳播,更使國學之花能夠盛開在世界的土壤上,這也是我們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優勢與人文學科優勢的交融創新。“國學起跑線”不僅為中小學生、外國友人搭建了一個寓教於樂的平臺,也充分結合了學生黨員的誌趣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傳播了人文精神🚞,深化了價值引領💃🏿👨🏼🍼。
2019“國學起跑線”講解紙鳶歷史故事;製作、集體放飛紙鳶活動圓滿結束後,支部黨員合影
“有情懷🤜🏽、有價值、有溫度、充滿人文精神……”這些是堵秋一、李琛、黃怡等學生黨員在談及支部活動時說到的最多的詞。除了發起該類活動外,支部許多學生黨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近5年來,人文學院學生第三黨支部有數十名學生黨員去往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擔任海外孔子學院漢語教師誌願者,開展漢語教學🛀🏻,傳播中華文化🧗🏻♂️。此外,還有學生黨員以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背景為依托🦹🏿♀️✋,熱心公益,投身國際組織,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2018屆學生黨員張楠青,在校期間和畢業後一直矢誌不渝地推進教育公平,致力於維護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穩定和全人類的共同發展,如今在聯合國任職,為推動教育公平和全球治理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守正創新🤹🏽,繼往開來
培養新時代學生黨員,支部深知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從未停止過理論學習。一方面🏊🏿,在傳統黨課基礎上,發揮人文學院專業優勢,創新黨課教育方式,探索並嘗試開展“沉浸式黨課”,在社會實踐、紅色景點參觀考察等過程中,聘請人文學院歷史系專家或研究生,為學生黨員實地教授黨課,2017年至今已開展“沉浸式黨課”6次👳♀️👐🏿,從內蒙古到南京再到上海🚣🏿,“沉浸式黨課”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理論學習效果顯著🎸,黨支部活力也得到了提升。
另一方面,依托各個項目成果,開展了“四史”微團課、微黨課;結合各個項目的學習成效及經驗,對理論研究及實踐內容進行分類、梳理🥝、歸納和總結,形成黨支部活力研究的專題課題《提升研究生黨支部活力與實踐研究》👂🏽。立足工作實踐的研究👴,推進黨支部活力研究相關課題工作進展👋🏻,將32學時的培訓學習要求明確細化至每個月的主題黨日活動及專項活動。
即使是疫情期間👱🏽♂️,以線上的形式,以學生黨員們都喜歡的方式為載體進行思想學習建設——2020年3月舉行的“書香校園”閱讀活動👩🏽💼,以及5月以“尊重自然🧛🏽,守護平衡”為主題的線上讀書分享會活動,在特殊時期鼓勵和號召黨員們與書為伴,用精神凝聚力量,同心抗疫,加深對生態文明的認同,更加深入思考並理解國家生態文明的相關建設。“感謝微信讀書的活動,活動本身具有人文情懷,且讓我受益匪淺🚝。”鐘冬冬同學這樣說道。除了黨課團課、讀書分享等形式,支部還選取了一定的代表性影片,組織學生黨員進行觀影活動,從電影中汲取正能量🤙,增強學生黨員們的共情能力。
支部始終將專業特色作為支部建設的重要指向👧🏽,打造品牌📢,通過傳承、幫帶,在全院範圍內形成了頗具影響力的品牌輻射效應,力爭成為學院各學生黨支部的標桿。近幾年♙,“服務奉獻型”支部建設模式進一步成熟,支部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實現了同級橫向輻射🥔,縱向拓展示範的良性循環。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百丈之臺,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支部全體黨員將不忘初心🥇,繼續深化理論學習🧑🎤,用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凈化自己的心靈👻,提升自己的境界;支部將繼續加強建設,進一步提升支部黨員的思想覺悟🈁,通過支部內形式多樣的分享會、主題黨日活動及組織生活會等,將高年級學生黨員或先進黨員的優秀事跡、感悟予以宣揚和傳承;支部會繼續加強理論學習8️⃣🍊,提升黨性修養,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終牢記自己入黨時面向黨旗的莊嚴承諾,對黨忠誠𓀍,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