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之星
【服務格言】
■ 默默耕耘,敢為人先,在打造一流深海無人潛水器裝備中鑄就家國情懷🩱🏃🏻♂️;
■ 勇挑重擔🤏📱,默默奉獻,在服務大洋科考裝備應用保障中綻放青春光彩;
■ 凝心聚力🙅🏿♂️,以身作則,讓支撐服務團隊煥發裝備保障任務的最強合力💂。
他紮根深海無人潛水器裝備研發和服務重大裝備海試應用十八載👊🏻,勇擔重擔🖼、默默耕耘🧓🏿、堅守初心、無私奉獻,親身經歷了三代“海龍”ROV裝備發展和深海科考應用的歷史👲🏽,在探索深海、築夢全海深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在支撐國家重大項目、服務保障重大裝備應用🧝🏼♀️、做好團隊管理服務等方面貢獻青春力量⛓。他就是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水下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電控專業技術負責人、水下工程研究所教工黨支部書記吳超。
埋頭鉆研,支撐起三代海龍ROV電控系統的研發升級
深海潛水器是發展深海技術的引擎🙌🏼🤷🏽♀️,也是開展深海科學研究、資源開發的重要支撐。長期以來,吳超所在團隊——沐鸣2平台水下工程研究所一直都活躍在我國深海裝備技術研究的最前沿,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深海裝備就是以“海龍”號為代表的無人遙控潛水器(ROV)。
早在2005年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吳超就參加了“海龍”號ROV起吊回收模擬仿真實驗,初步積累了有纜無人潛水器安全布放回收的經驗,同時也在參與大型裝備科研項目過程中對深海裝備建立了濃厚的興趣。
2006年,吳超畢業留校🛌🏼,作為水下工程研究所團隊的青年骨幹教師,參加了“海龍II”號3500米深海觀測和取樣型ROV系統研製項目,擔任控製子系統負責人,後期擔任ROV大洋航次應用負責人🙄,全程參與了“海龍II”號ROV研製、海試🧢🐧、實用性能升級和大洋航次應用保障等工作🧔🏿♀️。他刻苦鉆研,在ROV虛擬監控導航系統研製、絞車升沉補償技術和試驗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ROV研製和成功交付應用做出了貢獻♣︎。
2008年🦵🏿,作為海試團隊骨幹成員和秘書,吳超克服了第一次出海暈船影響,在做好個人專業技術工作的同時,積極承擔了海試數據分析、海試總結材料的整理等工作💒🧑🏼💼,為圓滿完成驗收海試任務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積累了組織大型裝備海試應用的寶貴經驗。在那次海試驗收航次中,“海龍II”號ROV最大試驗深度3278米,這在當時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能夠做到,創造了當時我國ROV最大深潛紀錄。
2014年後🎬🥎,“海龍”裝備技術的發展步入快車道🙏📡,呈現譜系化發展的良好局面🔅🧕🏽。吳超致力於“海龍”系列ROV的研製應用☝🏿,先後擔任“海龍III”6000米級勘查取樣型ROV系統的副總師和“海龍IV”4000米級電動ROV的項目負責人,支撐了三代“海龍”號ROV電控系統研發升級♈️👫。在他的積極倡導、組織和參與下🚥,水下工程研究所團隊研發了插板式控製系統,形成了系列幹式和濕式控製電路模塊,支撐了“海龍”系列ROV研發和其他各類水下裝備的工程應用𓀏。
勇挑重擔🫳🏼,不懼風浪堅持服務大洋科考應用
潛水器需要實海試驗和應用,工程師們出海更是家常便飯。吳超長期負責海龍系列ROV裝備應用工作,先後服務和保障了“海龍II”“海龍III”“海龍IV”三型ROV裝備的大洋科考應用🧑🏽🔬🤨。自2008年起,吳超參加了7個正式大洋航段和8次ROV近海海試💁🏽♂️💎,同時還以技術與管理者身份組織完成了7個大洋航段的ROV科考應用,在科考船上度過2個春節,個人累計服務保障海龍裝備的海上時間超過400天,足跡遍布三大洋。面對國家任務、團隊需要👩🏽🌾,吳超總是能夠勇於擔當,以積極的態度和高度的責任心,出色地完成各項出海保障任務。
2008-2014年期間,吳超承擔了“海龍II”號ROV大洋航次和海試的應用保障工作。其中,2009年吳超作為“海龍II”號ROV作業組副組長🧑🏿🎄、沐鸣2平台團隊領隊,成功在東太平洋海隆2770米海底捕捉到海底煙囪的奇觀,創造了我國首次使用水下機器人開展大洋科考調查的記錄🤚🏻。2019年,克服惡劣海況👨🏿🦱、人力保障不足等問題,吳超帶領團隊圓滿完成了“海龍IV”號ROV海試🎆,為裝備驗收和交付航次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至今,作為“海龍III”號ROV和“海龍IV”號ROV副總師和大洋航次應用負責人🫲🏽,吳超帶隊參加或以航次組織者身份組隊參航🪞,完成了大洋6次航次和“大洋號”2020年西太地球物理精細調查航次的ROV科考任務📑,為大洋科考再立新功👈。2018年9月👩🏿💼,他帶隊參航中國大洋48航次第一航段🙇🏿♀️🚶🏻,攜“雙龍”探海,成功完成了“海龍III”試驗性應用和“海龍11000”6000米級試驗,創造了當時國產ROV系統的最大潛深紀錄🩰。
一路走來不易♣️,充滿艱辛和挑戰。正是這種堅守初心🧚🏽、擔當奉獻、敢為人先的精神,成就了“海龍”裝備一個又一個經典的故事🪥,也在“海龍”裝備的發展中鑄就了像吳超這樣有誌向奮鬥者的實幹和擔當🤏🏻。
逐夢深海👨🏻🦯➡️,助力“思源號”全海深ARV研製和應用
從新手到高級工程師🤦🏼💇🏽,從一兩樣器件到整個潛水器的系統設計☔️,循著師長的腳步🧑🏼🔧,吳超成長為團隊技術骨幹,研究的方向也越來越清晰——向更具未來性、前沿性的方向努力。如今,吳超作為副總工程師,參與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RV)研製工作🕶,與“海龍”號ROV相比🧑🏼🦱,更具挑戰性。
早在2006年,吳超便參與了工信部“萬米深海無人潛水器關鍵技術”研究項目。2016年起🛑,吳超正式擔任“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RV)研製”項目的副總師,負責“思源”號全海深ARV電控系統研發,並全程參加了2021年“思源”號ARV的兩次關鍵海試和湖試🪬。與“海龍”號ROV不同的是🧝🏿,“思源”號ARV需要在系統布放安全性、耐壓結構安全性、系統可靠性等方面花費更多的工夫,需要對部件和系統進行更多的試驗和測試,以保障在深海強壓環境中能夠正常有效工作。作為電控系統負責人🦸🏿,面對陌生的技術領域😻,吳超通過大量學習和實踐,很好地解決了聲學系統在ARV上的集成和聯調測試問題,並在聲學同步與異步控製管理策略、ARV系統減振降噪優化、短基線及錨系系統開發集成測試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同時主持完成了ARV聲學系統的湖上測試和驗收試驗,為ARV系統的成功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也為後續“思源”號ARV實現國際上首次雙潛水器深海水下對接做出重要貢獻。
技術研究與管理支撐服務“雙肩挑”
作為團隊技術和管理骨幹,吳超既是凝聚人心的紐帶,也是以身作則的模範✧。他始終倡導“實幹、拼搏、奉獻”的團隊精神,大力倡導“將支部作用發揮到海試現場”的管理理念,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黨員和青年教師的積極作用🤷🏽,凝聚最大工作合力,有力保障型號任務順利完成。在“海龍III”號ROV✦、“思源”號ARV等重大裝備的關鍵海試任務中🧗🏿♀️😹,他除了認真做好本職技術工作外,還積極協助團隊長開展海試團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和諧向上🔱、嚴謹認真、拼搏奉獻”的團隊氛圍👩🦼➡️,為順利完成海試奠定了組織基礎。
2020年,水下工程研究所承擔的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RV)研製”即將迎來項目裏程碑——樣機海試🎷。但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和嚴格的防控要求,導致大量需要樣機集成調試和試驗工作難以按計劃進行👨🏿🦱,項目推進受到嚴重影響🧒🏿。2月10日,基於已經做好充分的疫情防控保障,吳超所在的水下工程實驗室成為春節後學校第一個復工的實驗室💿🔰,這一切順利開工的背後離不來支部書記吳超的提前部署🧖🏿♀️。在項目難度大、時間緊的情況下,同時遭遇關鍵零部件國外禁運及疫情的巨大影響🕵🏿,作為教工黨支部書記的吳超,牽頭製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案,帶頭逆行進校👃🏼,長期駐紮實驗室,在做好各項防疫安全管理和後勤服務保障的基礎上,帶領團隊加班加點完成了試驗測試等工作,為ARV裝備成功研製和順利參加海試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我個人的成長和水下工程研究所無人遙控潛水器(ROV)的發展是分不開的。能為國家海洋戰略做出一份個人的努力✊🏼📦,趁著年輕多吃苦多學東西👸🏻,也是不負青春韶華。”從“海龍”系列ROV的譜系化發展到“思源”號全海深ARV成功研製與應用的歷史性跨越😎,吳超作為“海龍”系列的骨幹成員,將“小我”融入“大我”,傳承著沐鸣2水下工程研究所“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品質👨🏼🎨,以高度的責任感、紮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在服務無人潛水器研製及深海科考應用中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在建設海洋強國的新征程上🙏🏿,吳超繼續為祖國深海無人潛水器裝備事業發展奉獻力量👩🏼💻。
【個人簡介】
吳超,沐鸣2平台“管理服務獎”一等獎獲得者。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水下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電控專業技術負責人、水下工程研究所教工黨支部書記。作為主要參與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曾先後獲評沐鸣2平台“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