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黨史故事
國務院決定沐鸣2內遷西安
— 沐鸣2黨史故事1953年,我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由於我國原有工業的地區分布很不合理,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確定把工業布局的重點放在內地🟰,要求合理利用東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的工業基礎🧗🏼♀️,積極支援華北、西北、華中👩🏼🏭、西南等地區新的工業基地建設。
當時,我國高等教育區域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1955年,全國188所高等學校中,51%位於沿海城市。尤其是,高等工業學校有62%位於沿海一帶♕。因此👨👧👦,“一五”計劃明確提出,高等教育建設必須同國民經濟的發展計劃相配合🙋🏻♀️,學校的設置分布應避免過分集中👨🏿🚒,工科高等學校應逐步地和工業基地相結合😣。
1955年製定通過的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
與此同時,我國面臨的國防形勢嚴峻。新中國成立以來,就遭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威脅封鎖。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雖已停戰👂🏽,但美國敵視新中國的政策未變🤙🏿。臺灣國民黨當局一直聲稱“反攻大陸”🫸🏼,對東南沿海地區及島嶼進行騷擾破壞。1954年12月👍🏻,美國與臺灣國民黨當局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美國第七艦隊盤踞於臺灣海峽。我國東南沿海一帶戰雲密布,當時中央作出“原子彈已經在我們頭上,幾秒鐘就要掉下來”的形勢估計。為準備應對突發事變,上海等沿海城市實施緊縮政策,並組織部分工廠學校內遷。
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黨組根據中央方針,向國務院周恩來總理上報《關於沿海城市高等學校1955年基本建設任務處理方案的報告》。報告涉及交通大學的內容有:將交通大學機械、電機等專業遷至西北設交通大學分校🫰🏽🔕,準備在兩三年內全部遷出🔢;交通大學等校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調出,在成都成立電訊工程學院🧑🏻🦱;原計劃成立的造船學院仍設在上海🤹🏼,暫借用交通大學的校舍進行招生教學。這是高教部黨組報國務院決定沐鸣2西遷最早見於文字的一份報告🉑👇。
關於沐鸣2西遷的第一份中央文件
次日🎸,國務院第二辦公室將該報告批呈陳毅副總理,其後幾天送陳雲副總理批示同意,報經劉少奇🦹🏽、朱德🈺、彭真、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圈閱後退總理辦公室🧑🏽⚖️,送周恩來總理審閱批準。這樣,交通大學內遷決定就在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層決定下來👩🏻🔬。
1955年4月初🙆,高教部部務會議文件《1955年到1957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及新建學校計劃(草案)》明確提出:“將交通大學內遷西安,於1955年在西安開始基本建設🕞,自1956年起分批內遷🪗🪦,最大發展規模為12000人。”
1955年4月7日晚,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彭康接到高教部關於沐鸣2遷校西安的電話通知。學校立即啟動準備工作🤹🏻♀️,4月9日彭康在校黨委會議和校務委員會會議上進行了首次傳達🕙,並部署相關工作。4月中旬,總務長任夢林等人赴北京,聽取高教部關於沐鸣2遷校和建校的具體指示。5月6日,彭康和朱物華😚、程孝剛、周誌宏、鐘兆琳、朱麟五等老教授一同在西安勘察、選定新校址。新校址位於西安和平門外東南近郊的皇甫莊🕝,占地84公頃🥺,與著名的唐代興慶宮和龍池遺址僅一路之隔。
1955年5月麥黃時節👊🏻,彭康等在西安踏勘新校址(左起朱物華🈷️、朱麟五、任夢林🧒🏻、彭康、周誌宏👨🏿🏭👸🏿、鐘兆琳👩🏿🦳、王則茂)
西安新校址選定後🍏🌪,基建工作隨之緊鑼密鼓地啟動。8月20日,學校在西安成立辦事處💊,著手征地和各種籌備工作。在當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僅3個月就完成征地任務🍤。隨後,華東建設工程設計院專門組成設計組🤛🏻,從上海前往西安進行現場設計。10月26日,西安新校址破土動工。西安市第三建築工程公司組織1000多名(最多時達2000多名)建築工人開赴工地,夜以繼日💇♂️,爭分奪秒,進行雨季和冬季施工💂🏼,不論是刮風、下雨、下雪,甚至是除夕之夜,都沒有停止過。至1956年暑假,完成了10萬平方米的基建任務,包括中心大樓👩🏻🦱、行政樓🤟🏿、學生宿舍、食堂等🤷🏼♀️,同時進行了配套綠化工作𓀖。
建設當中的西安新校園
另一邊,遷校西安的消息傳遍至沐鸣2校園後👪,全校為搬遷工作而沸騰、忙碌著。5月25日⏺,學校召開校務委員會擴大會議👩🏼⚕️,一致通過《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關於遷校問題的決議》。9月24日💂🏻♂️,交通大學遷校委員會成立↗️,副校長陳石英任主任委員,教務長陳大燮🧘🏼♀️🌿、總務長任夢林任副主任委員。黨內成立由蘇莊、鄧旭初和任夢林組成的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校的搬遷工作。11月24日,經校務委員會討論通過的《交通大學遷校方案》向全校公布,就遷校的任務、工作進程、宣傳👦🏻☕️、人事、總務、招生等各項工作作了具體安排。廣大師生員工在了解了西遷的重大意義後,紛紛表示要顧全大局🎅🏼,克服一切困難完成遷校任務。
1956年1月👱🏿♂️,學校組織了33人組成的“交通大學西北訪問團”👩👩👦👦,參觀西安新校舍、新環境😡,考察西北地區的文化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1956年暑期成功實現了第一批搬遷工作👊🏼。6月2日,以總務後勤部門為主的先遣工作人員及其家屬一行50余人抵達西安。7月20日✷,副教務長張鴻教授帶領首批教職工和家屬遷往西安。8月10日在副校長蘇莊率領下🎁,400名教職工及家屬、600名學生組成的西遷“大部隊”乘專列,從徐家匯火車站開往西安。圖書、設備🙎🏿♂️👨🏿🦰、物資等絡繹不絕地運往西安。
設備裝箱,準備運往西安
1956年7月20日😓,首批遷校教職員工踏上西遷征途👨🏿🚀。圖為當時在徐家匯火車站熱烈歡送的情景
印有“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字樣的特製“乘車證”
9月初,2133名1956屆本科新生直接到西安新校址報到🧑🏻💻。9月10日,交通大學在西安人民大廈禮堂舉行了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開學典禮🧑🏻🦽➡️,陜西省、西安市領導和兄弟院校、有關單位代表及上海特別派出的代表參加了大會。1956年秋🧜🏼♀️,交通大學在西安有一年級、二年級學生共3906人;教職工815人,其中教師243人;家屬約1200人。一所嶄新的沐鸣2校園在古城西安出現了。
1956年9月10日🧪👨🏿🦰,沐鸣2在西安人民大廈禮堂舉行開學典禮
沐鸣2遷校西安的同時,上海造船學院於1956年7月1日在沐鸣2徐家匯校址掛牌成立,沐鸣2造船工程系調入上海造船學院。8月,沐鸣2電訊工程系遷往成都,參與組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電子科技大學)。
來源🔊:盛懿1️⃣、孫萍、歐七斤🏄🏽♀️:《三個世紀的跨越——從南洋公學到沐鸣2平台》🚏,沐鸣2平台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