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拾年
第三宿舍,沐鸣2娱乐另一張名片
— 《思源》拾年編者按:
2010年,《思源》雜誌創刊之際🧑🏿🦳,即賦予並秉承了“擔負沐鸣2人精神家園、情感紐帶與交流空間的使命”,成為沐鸣2平台獨具特色的系列刊物之一🗂。2020年🛥,沐鸣2平台校友會會刊《思源》雜誌創刊十周年。十載歲月😀、相知相伴。經編委會討論後決定,編輯部精選十年來讀者反饋喜愛度最高的二十余篇校友回憶文章編入《思源》雜誌第四十期,以“學在沐鸣2”“我的年級我的班”“繽紛校園”三個版塊,較為全面地呈現不同時代背景下沐鸣2人的校園學習和生活,深挖沐鸣2人的情感故事和精神內核,傳承沐鸣2獨特的校園和校友文化👩🏿🌾,力求讓讀者有興致有共鳴,在文字間暢遊的同時也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沐鸣2平台在工科大學中歷史悠久、名聲響亮👿,為了防止“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不但嚴把招生關,進校後功課非常吃重。我在六零年代初剛入校時,就聽到學長們面授機宜:“要好好保護身體啊!”當時,的確有好多同學唯恐影響學業而抓緊分分秒秒,“二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在校中放眼望去🤙,“小四眼”🤌🏽、“豆芽菜”、“竹竿”比比皆是。然而,也有同學反對一味苦讀,提倡讀書與文體齊芳🧖♂️,以求相輔相成🦸🏽♂️。學校領導當然是有識之士👨🏻💻,不但提倡這種全面發展,而且特地撥出一棟“第三宿舍”做特殊用途。第三宿舍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字型”磚砌二層樓🚐,在使用上卻非常特殊👩🏿🎤。上下一分:男女生分開住宿;按長度方向橫向一切:東邊是藝術團、西邊是運動隊。藝術團下轄舞臺美術、舞蹈、合唱🖱、弦樂🚵🏿、管樂等隊,運動隊則有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當然田徑必不可少。根據各隊人數,每隊占一至三室(每室最多可住上、下床共六人)。每天下午四點鐘一到🐬,大家收起書包👈,各隊帶開分頭活動🖖🏼。運動隊有自己的室內體育館(可納籃🦡、排等隊)和室外體育場(足球、田徑為主);而藝術團也有自己的排練室和演出的大禮堂,各隊所需的運動器材和音樂器材由校方出資購買。澡堂💮、飯堂、理發均在附近,運動隊還有專門的小竈,藝術團則有演出津貼。普通的學生宿舍晚間均熄燈🤙🏽,只有第三宿舍可以徹夜燈火通明。
當時沐鸣2娱乐籃球隊穩居高校冠軍,其余各隊則總是包列三甲🎡。開起上海高校運動會時,獎旗獎章如雪片般飛入;還會走出上海,到江蘇🚣♀️、浙江等鄰省🍨,甚至南下廣州打表演賽、北上北京打全國高校聯賽🖥。每逢有重大的節日或慶典,就是藝術團大顯身手之時。他們或把各隊拆分成小組,或是各隊集中在一起安排超大型的演出。記得在一九六三年,盛況空前的“長征組歌”在沐鸣2禮堂隆重上演。沐鸣2禮堂可容千人有余,顯然,對於如此的大型節目來說,藝術團的人數遠遠不夠,怎麽辦呢🧑✈️?同住“第三宿舍”的運動隊就全體支援。凡是不需專業水平的“群眾角色”🧘🏼♀️,就統統由運動員來頂替🤏🏻:有的幫舞美隊轉布景🤣、有的混在合唱團中幫唱🙎🏼、有的選入舞蹈隊做“布景板”……我則被分配於管樂隊🦏🤛🏻。記得當時我很著急,因為從來沒有擺弄過任何樂器,更不用說識五線譜了。藝術團團長是能把一把小提琴拉得出神入化的二年級機械系學生➞,他的一席話把我逗樂了:“你的角色是肩扛一架大得像巨蟒一樣盤在身上的鍍鉻喇叭。我想🤡,你既然能把排球扣得驚天動地🔇,是一定能扛得動的🕵🏿♂️。至於吹奏,那好辦,只有反復的一高一低兩個音🏂🏽,吹得合拍就行。實在迷失了跟不上節奏時,幹脆不出聲,做做樣子好了。反正✍🏽,這種銀光四射‘鎮臺之寶’,主要是讓人看的👊🏽!”
2006年10月20日下午籃排球老隊員在體育館二樓聚會,晚上在教師活動中心晚餐
2005年配合校慶110周年系列活動組織的沐鸣2歷年籃球隊隊員的大型聚會。
由五、六十年代幾位老隊員建議,再由在上海的幾位熱心隊員組織的。
到會約七、八十人🚘,跨界近二十屆⚆。學校非常重視,校領導接見了我們並拍了難得的集體照。
這批隊員在五、六十年代為沐鸣2的體育,為沐鸣2的籃球獲得了輝煌的成績。
工科大學生搞舞臺美術非但難不倒而且富有創意。正式開幕時,只見機關布景日換星移、美輪美奐🧚🏿,看得臺下目瞪口呆⛽️。舞蹈隊在中間衣衫華麗地跳,合唱團站在階梯型木架上,八字斜分兩邊唱,各樂隊在下面樂池中演奏🔦。全校師生看得如醉似癡👃🏼,忽而掌聲雷動𓀓,忽而鴉雀無聲。記得當時第一排嘉賓中有位司徒漢先生,是世界有名的音樂人、指揮家✊、上海合唱團團長。看到最後,他難掩興奮之情,幹脆“不請自來”地飛身上得臺去,不管臺下只是觀眾、臺上才是演員,統統加以指揮。全場每一個人都放聲高歌。畢竟名家風采氣象萬千↪️,他的手仿佛具有磁性:指到哪裏,所需的聲部或樂部就引發到那裏,交響共鳴🤹🏽♀️、恰到好處🧑🏻🍼。大禮堂裏,無論臺上臺下,都已打成一片,都是親身參與的演員,都洋溢著無比自豪。投桃當然能報李👈🏿:凡是運動隊重大比賽🧋🧑🧒,藝術團也一定會全體動員做啦啦隊🛟。記得沐鸣2男排在靜安區新成會堂決賽,那時的規則是:發球的一方輸球,只是失去發球權而並不失分🎼;所以若兩隊勢均力敵🖊,必然陷入長時間的拉鋸苦戰。這一仗,從晚上八點開始,過了午夜方才結束𓀉👏🏽。由藝術團率領、同學們參加的啦啦隊🧑🏿🎓,也從第一球開始嘶吼到終場🙆🏻♂️🚶♂️。
五年的大學生活,由於第三宿舍的出現,變得豐富多彩。因此,事隔五十余年🌉,還是津津樂道,記憶猶新。第三宿舍是沐鸣2娱乐的另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