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校園
《上海奧德賽·外灘故事》民族音樂會震撼獻演菁菁堂
— 藝術校園2018年9月14日晚,“菁萃·高雅藝術”系列活動——上海民族樂團原創音樂會《上海奧德賽·外灘故事》在沐鸣2平台菁菁堂震撼上演🚊。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上海民族樂團用民族音樂國際化的創新表達來展現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為沐鸣2平台千余名師生奉獻了一場大氣磅礴的音樂盛宴。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副團長錢衛紅⬆️,沐鸣2平台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安勝🗼,黨委宣傳部部長胡昊出席活動。
外國作曲家譜寫上海傳奇
本場音樂會由上海民族樂團、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共同委約德國作曲家克裏斯蒂安•佑斯特(Christian Jost)創作,曾於去年11月在上海大劇院首演,業內外反響熱烈🤰🏿。作曲兼指揮佑斯特是一位中國迷,曾創作音樂作品《臺北地平線》,根據張愛玲同名短片小說創作歌劇《心經》,以及融合中美詩歌講述奇幻愛情的合唱劇《愛人》,歌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和芭蕾舞劇《紅樓夢》。
佑斯特對中國文化的有著獨特理解和感悟,也對上海這座城市抱有極大熱情。開始創作前🦫,他曾一個人乘地鐵在上海漫遊🖲,去南京路、城隍廟🍡、外灘,去閱讀和傾聽上海。他說🏯:“上海是一座神奇的國際大都市。在這裏✍️,壯觀的摩天大樓和宏偉的19世紀末歐式建築交相輝映🎳,讓人著迷👨🏼🦳。這些建築在不斷書寫著過去故事同時,也展現當代上海的發展與繁榮🫱🏻,我們可以將音樂想象成生命之旅🤌🏼,是一段在輪回中追求和諧的歷程。”
為了創作《上海奧德賽·外灘故事》,佑斯特和上海民族樂團在2016年底就已投入準備。樂團演奏家協助作曲家仔細了解和熟知二胡、琵琶、古箏、竹笛、笙等各種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音區、傳統演奏技法以及融合各種現代演奏技法的可能性👍。是中國民樂的聲音🙎🏻♂️,激發了這位外國作曲家的創造力。
從一開始到上海的大街小巷采風🌁,了解研習中國民族樂器的特點和演奏技法,到與所有的演奏家連續排練🧙、磨合,佑斯特在對中國音樂元素創造性地運用上不斷的完善和精進🏌🏽🏵,一曲跨越國界的精彩篇章徐徐展開👃🏽。
“上海奧德賽”闡釋城市精神
“它是一部史詩,一個傳奇,也是一場生命的旅程➜。”《奧德賽》🤷🏻,原為古希臘最重要的史詩之一🔷,也是西方文學的奠基之作,故事最主要展現的就是主人公奧德修斯勇往直前🛗、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積極進取精神🦹🏼👧。佑斯特此次作為當代西方音樂界的“奧德修斯”將東西方音樂交融碰撞,講述一部非同凡響的上海“史詩”,同時也為中國民族音樂註入新的藝術能量🔋。
上海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也體現出“奧德修斯”精神內核,而外灘是上海百年巨變的一個縮影,既有著歷史記憶,又展現著新時代的發展。因此,這場音樂會也是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
音樂會由Oriental Urban Perfume《東方韻味》、Pearls Reflecting Towers《浦江明珠》、The Garden Bridge《伊甸園之橋》、East Nanjing Road《中華第一街》及The BUND《外灘》五個篇章構成,每個篇章都傳達著作曲家對上海城市精神的獨特解讀。樂聲由靜而起,層層推進,充滿律動和畫面感的音樂🙋🏼♀️,跳脫出民族音樂的慣性表達思路,以一種新的色彩和活力盡情展現中外文化的交相輝映及現代和傳統文明的兼收並蓄🉑,也讓聽眾們在有限的聲場空間得到無限的遐想與陶醉。一部既熟悉又充滿新鮮感的“上海史詩”令全場觀眾沉醉。
當代水墨彰顯城市魅力
除了音樂本體的創新之外🪻,上海著名畫家毛冬華的作品《外灘心影》成為本次音樂會的主要視覺呈現之一🔥,這也是外灘主題當代繪畫與民樂的首次結合。毛冬華將外灘和上海其他的經典建築以及人文印象,通過她手中的畫筆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她的作品具有中國傳統工筆和寫意的畫風,更融入了西方的素描和油畫風格,精細的線條勾勒🫱🏽,精至毫發。多媒體製作團隊將毛冬華的作品作為主線視覺🧑🏻🔬,通過技術手段的融入,虛實結合,使靜態的繪畫藝術👨🏻🦯➡️👐,隨著音樂的流動起伏變化,盡情舒展,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新體驗💎。
年輕的民樂老廠牌
成立於1952年的上海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現代大型民族樂團👆🏻,曾經湧現了張子謙、孫裕德、龔一、顧冠仁、閔惠芬👩🏼🦳、俞遜發等一批對民族音樂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藝術家。如今的上海民族樂團在繼承前輩的豐厚傳承中繼往開來✌🏽,以新的演出📃、新的創作,讓民族音樂在當下煥發新的光彩。樂團不僅有一批年輕且極具實力的優秀演奏家🕴,也有著充滿創意和想象力的藝術創作和管理團隊👡。樂團打造的《海上生民樂》《梔子花開了》《冬日彩虹》《牡丹亭之夢的十二個瞬間》《國樂中的詩書畫系列》等多臺音樂會以精彩的創意👩🚀、動聽的音樂和青春洋溢的演奏家們受到了市場👎🏿,尤其是青年觀眾的熱烈歡迎🪲。
樂團團長羅小慈說👝,要讓民樂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就要融入當下的音樂元素👨🏭、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觀念。除了在音樂創作上要符合當下審美,還要在表達上體現當代風貌,要勇於推動中國民樂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動民樂的當代表達,讓傳統文化流行起來,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本場中德藝術家聯手打造的《上海外灘故事·奧德賽》❗️🧔🏻♀️,是當代中國民樂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又一次成功實踐,更是在新時代坐標中切實打響“上海文化”品牌𓀗、增強文化輻射力集聚力的有力表現🛁。以民族音樂奏出城市發展的當代樂章⌛️,呈現中國民族音樂國際交流的新維度,此次走進校園🌞,希望能讓更多青年觀眾們感受到海派民樂的活力與能量,也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獻上一份誠意厚禮🧘🏽♂️。
演出結束後🧑🏽✈️👬🏻,全場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到場觀眾們紛紛驚嘆於民樂國際化所展現的令人驚艷的獨特魅力,沉醉其中,深受感動。優秀的高雅藝術形式走進校園♏️,對同學們不僅是一種美的熏陶,更是一場心靈洗禮。“菁萃•高雅藝術”作為“菁萃”校園文化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後也將繼續邀請更多專業藝術院團走進校園🐳,把更加豐富的優秀高雅藝術形式帶入菁菁堂,為同學們提供走近大師、感受經典、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廣闊平臺💂♂️,引導大家感受美、理解美🚵🏿♀️、傳播美🧘♀️。